当前位置:瑞丽女性馆>热点>热点>

《黄金时代》文人好吃鲁迅不差钱

热点 阅读(2W)

国庆十一假期即将来临,文艺青年们一直挂念的许鞍华导演的 《黄金时代》也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黄金时代》是女神汤唯婚后的首部作品,也是她既《色,戒》的王佳芝后,再一次出演民国传奇女子。民国,民国,说到民国,总令文艺青年们产生一种别样的感觉。可民国到底什么样?所谓的民国情结和民国热又是怎么回事?在此,腾讯娱乐将推出三期关于民国的系列策划,从民国文艺圈、民国文艺范儿,到民国文艺病来解析那个充满自由、也充满凄苦的时代。

《黄金时代》文人好吃鲁迅不差钱

本期民国文艺圈的主人公们,有创造了闰土的鲁迅、有落魄的北漂沈从文,有传奇二萧(萧红、萧军)、还有大家中学课本里学过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家丁玲......他们在书斋中写作,在舞台上呐喊,也在战火中辗转。接下来,我们将从吃、住、行、乐四个方面,为你揭开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民国文艺圈。

一、文人好“吃”:饭局引荐新人 鲁迅下馆子不差钱

《黄金时代》文人好吃鲁迅不差钱 第2张

美酒与佳肴,历来是文人雅集不可或缺的点缀,在风骚依旧的民国文艺圈,当然也不例外。师长们在酒桌上谈天说地,指点江山,小字辈则在饭局中得到引荐,开眼界,见世面。民国文人也爱下馆子,谈吃会友,不亦乐乎。

 1、朋友圈中的“饭局达人”

喜欢电影和冰激凌的鲁迅,也是爱交朋友的“饭局达人”。萧红萧军受到鲁迅的垂青,第一次见面后就接到鲁迅的邀请函,请他们“到梁园豫菜馆吃饭,另外还有几个朋友,都可以随便谈天的。”那顿饭本是鲁迅为胡风长子办的满月酒,然而有意思的是,由于胡风的小姨子将信送迟了,作为主宾的胡风一家全都没到,反而错过了这次聚会。就这样,满月酒最终变成了新人见面会,二萧就此走进了茅盾、叶紫、聂绀弩夫妇等文艺名人的朋友圈。

《黄金时代》文人好吃鲁迅不差钱 第3张

北京的文化人往往喜欢在中山公园里的来今雨轩(饭店名称)饮茶聚餐。胡适等人组织的“文友会”、新月俱乐部的“聚餐会”都设在这里举办。1929年5月,小说家张恨水在这里举办了欢迎“上海新闻记者东北视察团”的宴会,席间结识了大编辑严独鹤。严独鹤久仰张恨水是知名的畅销书快手,能一人同时写六部长篇,便果断向他约稿。而这次饭局的产物,便是后来闻名一时的《啼笑因缘》。

《黄金时代》文人好吃鲁迅不差钱 第4张

散文家梁实秋也是文艺圈中的“资深吃货”。早在清华读书时,他就创下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三大碗炸酱面的纪录。加之其父又是京城大饭庄厚德福的股东,作为一个“吃二代”,梁实秋吃遍四海,小到豆汁儿与汤包,大到佛跳墙与全鳝席,都被他吃出了情趣,吃出了水准。战乱中还不忘撰写《雅舍谈吃》,说“这其中有艺术,又有科学,要天才,还要经验。”从食材到口感,梁实秋都很讲究:北京烤鸭每一片都必须“有皮有油有肉”,西湖醋鱼“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才算正宗,难怪人称“治世之饕餮,乱世之饭桶”。

 2、鲁迅月入200元,下顿馆子一块钱

能够常下馆子,收入必得可观。鲁迅在北京时,在教育部任职,两个月内便从最初的60元月俸涨到200多元,在当时已属高薪,于是常与小伙伴们相互吃请。1912年5至12月,鲁迅共下了30多次馆子,去得最多的是绍兴会馆附近的广和居,达20多次。他最爱与翻译家钱稻孙、老同学教育家许寿裳相约畅饮,还在日记中写到三人AA制下馆子的情形:“晚钱稻孙来,同季市饮于广和居,每人均出资一元。”

《黄金时代》文人好吃鲁迅不差钱 第5张

许广平在广州时给鲁迅写信说,“我们三人在北园饮茶吃炒粉,又吃鸡,菜,共饱二顿,而所费不过三余元”。自1933年起,鲁迅依靠版税和稿酬,月收入约在500元左右。凭这样的收入,在1元钱可买120个鸡蛋,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只需10元钱左右的年代里,常下馆子也就并非难事。

 二、民国难“住”:大文豪只租房不买房 小文青多合租搬家忙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在房价高昂的京沪都市,文人们即使有钱也不买房,宁愿省下钱来享受生活。等到战时四处流徙,租房更加成为第一选择。然而同是租住,亭子间里的小小蜗居,与花园客厅的深深庭院,则是小文青与大文豪之间的距离,与民国文艺圈的权力生态。

《黄金时代》文人好吃鲁迅不差钱 第6张

 弄堂太吵,房租太贵

1936年春,萧红和萧军从上海的淡水路搬到了北四川路的永乐里,只为了离鲁迅先生近一点。二萧此前住在法租界,去鲁迅家要坐一个多小时的电车;有时候聊得太晚甚至没办法回家,鲁迅便会让许广平掏钱,让他们坐小汽车回去。自1927年抵沪,鲁迅在上海一共租住过三个地方,从景云里搬到北四川路,最后迁入山阴路的大陆新村9号,直到去世。最后一处是一排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三层建筑,周围并不嘈杂,时而有零星的外国小孩在院子里玩。而上海房租之贵,光转手费就需500元,若不是嫌前两处弄堂太吵,鲁迅是绝不愿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