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瑞丽女性馆>影视>欧美电影>

一部披着太空表皮的平庸之作 电影《火星救援》影评

欧美电影 阅读(2.36W)

在这个气温骤降的感恩节的夜晚,我几乎以飞奔的速度回到电脑前写这篇影评,因为我害怕再等一会,我对这部所谓科幻巨作的细节记忆便会荡然无存。是的,我用“所谓”这个词,是因为这部电影很难算得上是一部值得八分的优秀作品,它只能说是一部有不错观赏价值的良作,甚至在某些方面平庸至极。

对,按理来说,一部尚且对得起其票价的电影没理由让我这么火急火燎地赶回来批判一番,但事情着实令我感到莫名其妙。我在和我的朋友度过这漫长平凡的一百四十三分钟以后坐在影院楼下的味千拉面馆等着吃晚饭,对这部电影期望值的落空让我百无聊赖地用手机刷着豆瓣电影——我算得上是豆瓣电影的忠实用户,虽然从来没有发表过评论,但看电影前向来会参考豆瓣的评分。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首页的长评下面清一色都是四星、五星好评,我顶着龟爬般的网速一个一个点开来看,评论里的内容出奇的相似——你不狗血,你不煽情,你很硬科幻,我就喜欢这样的电影,而不是像某部广受好评但实际上烂得要命的假科幻电影。显然,通过他们的描述,谁都知道那部瞎煽情瞎掉眼泪神他妈爱就能解决一切的烂片指的是去年诺兰指导的《星际穿越》。而我的反应,就如同我在一分钟之后尝到超级难吃又很贵的味千拉面,用电影里男主听说他要搭乘敞篷的推进器和飞船对接时所发送的讯息来形容,就是:“Are you f***ing kidding me???“

电影《火星救援》影评 一部披着太空表皮的平庸之作

前三句评论我虽然无法苟同但完全可以接受,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在平凡如我等的小市民辩论里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加上最后两句之后整个评论都变了味,在所谓严肃正经的长评里各位评论家尚且只是很有吃相地暗讽,下面评论区里一片+1+10086+各种天文数字的附和声仿佛唯恐掉队一般,更别提那些对《Interstellar》以及其喜爱者毫无礼貌、毫无逻辑的优越与讽刺,动辄拿智商说事,甚至来一句“我觉得喜欢看这种冷静不做作的电影都是社会上流人士” 。你可以说他并没有说不喜欢的人就不是上流人士呀?——如果你很喜欢明明知道别人表达什么还要一个劲地玩文字游戏的话其实这句话在我身上是对的,我并不是什么社会上流人士,但是,我至少知道无论评论什么都应该就事论事,尤其是在你的评论很有可能影响到别人对事情的认知的时候。

所以,让我们回到这部电影上。电影讲述的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主人公沃特尼在火星跟随五位队友执行任务时突遇巨型风暴,沃特尼被高速飞行的零件击飞,其队友因为飞船马上要倾倒而不得不抛弃他,结果沃特尼奇迹般生还,并通过自己丰富的科学知识以及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火星上生存、自救最后被队友救回。故事本身简单明了,情节推进的节奏相当之快,毫不拖泥带水,出事永远在一瞬间,人物做决定也很少犹豫,大家都很乐观很高尚,说干就干,说帮就帮,于是在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电影的氛围都轻松而愉快,乐观风趣的男主会在正式的公文里使用脏话,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我觉得我自己也可能会这么做。沃特尼一个人在荒凉的火星上对着日志记录仪不断地说着俏皮话,然后当挫折来临时,他总是独自发泄自己的痛苦,他也会坐在某个山头,感慨着这个星球只有自己一个人,他做什么都是第一个,当然,这些独白都是点到为止,因为我们的主人公还要赶着完成各种事业,尽管他在火星上其实待了有足足五六百天。的确,这部电影作为科幻片没有刻意营造孤独的氛围,没有渲染宏大的火星,然后跟孤身一人的主角反复地对比,它也几乎没有什么个人感情的元素,没有玄虚的科学定理,众多知识都简单易懂地呈现给观众,依靠独白、计算机演示、以及用水杯乃至Nasa执行官当参照模型。但是,请仔细想想,上述的这些可以作为评定一部电影不落俗套,甚至是非常优秀的充分条件吗?

我想并不能。就像我们吃惯了面条,突然吃饭,很容易觉得饭比面条好吃一样,但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火星救援》抛弃了很多元素,其中一些元素你完全没有理由指责它俗套,尽管它总是出现在类似的电影里,而这多半是因为这是该类电影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当事件发生时真真切切会出现的结果。比如坏人绑架了母亲的孩子,母亲当然会撕心裂肺,你可以批评某部电影在这部分煽情过头了,但你不能因为另一部电影没有煽这个情而认定其优秀。同样在《火星救援》中,男主对自己的父母从头到尾只有几句台词的交代,其他几个队员在决定回去救男主时,跟家人沟通的部分也只有一两个镜头——这是最致命的部分,你干脆完全抛弃家族情感,这样观众甚至没想到“他们家人会怎么想”影片就已经嘻嘻哈哈地结束了,可你非要浅尝辄止,好像是突然想起少了点感情元素所以临时加戏,不仅对故事一点推动、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给人一种生硬违和的感觉——你至亲的家人要为救人踏上可能九死一生的征程,你就这点反应?片中第一个队员的老婆在视频通话里先是担忧了一两秒,然后立马变脸表示支持,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欠缺真实感的人物感情是整部电影的最大漏洞,至少在我看来。我其实并不在意男主用来封闭舱门的塑料布为何能在几百天里不被某个风暴里的某个石子一不小心戳破,反正总是会有人给出解释,但当我换位思考时,我完全无法理解电影中一些角色的行为。片中人物的感情,就像我之前所说,从某某穿越的做作(当然我并不觉得),矫枉过正地变得非常失真,整部电影大概只有Nasa执行官像一个正常人,他知道救援的成本多大,可能性多小,风险多大,以及失败以后面临的后果是什么,不过这也仅限于电影的前半部分,到了后面这位冷静现实的执行官先生就像磕了药一样不断地“我给你很多钱”“你给我在xx天内搞定”“改成xx天”,其他人则更加斗志昂扬、志在必得,在严肃的议题上不断用着搞笑的桥段,说着经典的美式俏皮话,在谈论生死攸关的任务时,像潇洒的牛仔一样毫不犹豫地说“I’m in”

等等,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在前几天和朋友端着爆米花走进电影院,一边看某部超级英雄电影一边批评现在的好莱坞大片都是差不多的套路,所看到的难道不是相似的东西吗?假如我们去掉太空这个元素,这部电影所讲的无非是一个乐观而智慧的人被困在某个无人之境,他靠着恰好适用的知识和坚强的毅力勉强存活,营救任务希望渺茫,成本巨大,但出于美国一贯的人道主义和既然we are team就一定要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个人必须要不计代价地救回来,权力最大的长官一如既往地充当有些迂腐的半个反派,挫折由低概率的意外引发,解决方案由不起眼的甚至中途加入的小角色提出,最后世界大联合,全球一条心,成功完成任务,皆大欢喜。就连强行拉进中国帮忙,都跟最近几年的好莱坞电影一模一样(《钢铁侠3》、《变形金刚4》),于是我们又得忍受一遍典型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形象与口音。

电影《火星救援》影评 一部披着太空表皮的平庸之作 第2张

不仅如此,故事中情节的发展往往是用语言来铺垫,缺少严谨自然的前后连接,执行官刚一说完“前提是不出现意外”,所有观众都知道要出事了,果然下一个镜头男主的密闭舱就因为压力泄露而爆炸,发射火箭前强调一万遍调试出错的概率是二十分之一,果然也炸了,炸了怎么办呢,硬生生地搬来中国救场。我并不是说不能使用这些桥段,只是作为一个好电影,作为一个好好讲故事的电影,是不是应该注意叙事的技巧?是不是应该多一点铺垫?很可惜,我只看到了不断的俏皮话、不断的disco舞曲、不断的鼓掌和欢呼,把整个电影的节奏切得稀烂——对了,既然有人指责某某穿越眼泪频繁、煽情过头,为什么没人觉得《火星救援》里掌声过多、刻意燃情?在我印象里,光是宇航局的人站起来鼓掌欢呼就至少有四五次,这还不算上聚在各大广场凑热闹的群众毫无感情的振臂高呼,起初还觉得挺激动人心,到后面实在让人感到疲乏和无趣。说真的,在这之前我以为只有中国的二流导演会不停地使用鼓掌欢呼的镜头来渲染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火星救援》只是一部披着太空外皮的爆米花电影,所谓不落俗套的背后依然用着许多用烂的套路,在电影上也几乎看不出导演本人的风格,作为一部假日休闲的电影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也会推荐别人去看,但我真的不希望它被吹捧成什么硬科幻太空神作,它真的算不上,至于那些借《火星救援》黑某某穿越的闲着没事干的诸位,我想说,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看一部作品,很累的。广受好评的未必就是庸俗的,我们就事论事,就电影论电影。